dzs1986910 发表于 昨天 08:40

消费者“甜”了,果农有赚头吗?

广东省广州市从化区天人山水荔枝园,农户采摘荔枝。 新华社记者 刘大伟摄 山东省龙口市下丁家镇蒋家村,农户采摘樱桃。 乔光先摄(影像中国)
https://nimg.ws.126.net/?url=http%3A%2F%2Fdingyue.ws.126.net%2F2025%2F0714%2F10642573j00szcxz6000bd000b400a2g.jpg&thumbnail=660x2147483647&quality=80&type=jpg数据来源:国家荔枝龙眼产业技术体系等“蓝莓6.9元一盒”“桂味荔枝12.5元一斤”“樱桃19.5元一斤”……近期,不少消费者发现,一些此前的“水果贵族”价格变得亲民。放眼批发市场,价格跳水的势头更明显。在广东广州江南果菜批发市场,妃子笑荔枝6月底价格为每公斤4至4.5元,而去年同期价格为每公斤14至16元。消费者实现“水果自由”的同时,会不会出现“果贱伤农”的现象?面对水果产业周期性波动,产地如何积极应变?近期,记者进行了调查。今年行情:鲜果集中上市,产地抢速出货,力争薄利多销广东茂名高州市根子镇甲峰农业荔枝产业园,工作人员忙着给荔枝分拣装箱。“白糖罂采完了,现在轮到桂味。高峰期一天就要发走4000斤。”5月中旬以来,产业园负责人钟伟略没怎么歇过。受上个冬季低温少雨影响,主产区迎来10年不遇的荔枝“超级大年”。作为全球最大连片荔枝生产基地,今年茂名荔枝预计产量约63万吨。在根子镇土生土长的钟伟略不由感慨,“所有的树几乎都成花了,这在大年里也不多见。”受气象条件、栽培管理等因素影响,多年生果树如荔枝,特别是桂味、糯米糍、仙进奉等中晚熟优质品种,通常存在年际间产量波动,表现为“大小年”周期。据初步调度,今年全国荔枝总产量有望达345万吨,同比增加1倍。“超级大年”里,果农还有赚头吗?“大家都在拼命采摘,收购商一车车出货,就知道亏不了。”钟伟略坦言,“去年荔枝价格高是高,可我们这里桂味的成花率还不到5%,几百亩果园甚至摘不到几百斤,100元一斤也赚不到多少。”截至7月初,当地桂味统果收购价约3至8元一斤,糯米糍统果收购价8至9元一斤,电商收购价则更高,多数果农能够实现薄利多销。
页: [1]
查看完整版本: 消费者“甜”了,果农有赚头吗?